sunset-3156176_1920.jpg

(圖片取自網路)

***內文可能觸及另人不適的感情議題,進入文章前請仔細評估***

「你是一個未爆彈。」這句話像開玩笑,但他說得很認真。
而我,沒有回話的餘地。
 
因為他說的是事實。
 
然後在不久之後,他拒絕與我交往。也是,因為他都那樣說了嘛。
 
 
我常常在想,結婚是怎麼一回事呢?
 
有人說,婚姻是愛情的墳墓,
──那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結婚?難道大家都這麼想死嗎?
我曾在婚紗業工作,有這種想法,實在不太應該。我內心因此產生了嚴重的矛盾
無論是我在婚攝、還是婚宴會場的服務時生,我經常愰神,想到愛情人生等種種,包含我自己。
 
我是一個愛情的倖存者
 
倖存者這個詞是從一本書偷來的,從「被害者」的說法轉化而來。聽起來有點矯情,比起那種單純受害的感覺,多了頑強求生的意志,乍聽之下還有點浪漫,雖然也只是一種自我高潮罷了。
 
我曾在一篇文章說過我父母半離異的事,我常常在想,這就是我的愛情觀「走鐘」的源頭吧?我因此而成了一場愛情的倖存者──但這個愛情,是爸媽的的,而不是我的。
事到如今,我已離家半個十年,17歲還能大言不慚的說「我這麼不正常都是我家有問頭」,但如今再說同樣的話,大概只會被笑吧?早該脫離溫室般的思考模式,為自己負起責任了。更何況情況比我還複雜的人,多得數不清,我還抱怨什麼呢?
 
──當然,以上所有的「理性」,在我開始鑽牛角尖,或是被愛沖昏頭的時候,就沒什麼用了。(所以有句話是──「腦袋很清楚,但靈魂跟不上」)。
 
 
『因為愛情終有變醜陋的一天,所以不要太相信。』每一段感情的開始,我都抱著享樂的心態投入。但即使做了心理建設,最後仍難以抽身、斷得不乾不淨。我能同時喜歡數個人,每個情人都知道我的感情狀況很複雜,知道後仍選擇與我在一起。
我沒說謊啊,有什麼不可以呢?
 
只是我後來才明白,「知道」不代表能夠「接受」,而我也發現根本沒自己想的那樣豁達,說離開就離開。但處於三角關係的其中兩邊都越來越不滿;我無法負擔所有人的情緒,包含我自己。
我渴望締造像西蒙波娃註)那樣傳說般的關係,但,畢竟她和薩特這種像是變態般的靈魂連結與默契,並非一般人能夠做到的,
然後,任性妄為的結果,就是即便我無意,還是傷害了他人。
問我「到底喜歡誰」毫無意義,因為我對每個人都是真心的。我肯定段愛情的獨一性,就算是最後是無言的結局,我也曾全心投入,這樣就夠了。
 
我的這種愛情觀,肯定要令人髮指,說什麼我這是在鋌而走險、絕對人老珠黃還沒人愛、一輩子得不到幸愊……這些我早就對自己說過無數次了。
這是作為一個「愛情的倖存者」所學到的:愛情不可靠,自強是必需就算投入愛情,也不能抹殺我的完整。
 
當然,這是我的想法,我無意抨擊更無意改變什麼,朋友有結婚我真心給予祝福,不過就是大家的看法選擇不同,沒什麼好奇怪的吧。
 
 
 
我聽了他的未爆彈論,許久後我終於說:「我想,我應該不是個好人吧 。」
 
「我也不是。跟你一樣,不是好人,不過,也不是壞人,」他說,「我們就是、人類罷了。」
 
 
──比利苳
 

 

註──西蒙波娃,1970年代女權運動的重要理論家和創始人。終身未婚,有一生靈魂伴侶薩特,也保持開放的感情狀態。思想非常前衛。對於有人抨擊她這種感情模式,認為這不入流時,她說:這並非要大家都這麼做,這很可能是個只適用於他們自己的方式。
 
 
 
 
 
● 關於禮拜五單元比利活在自己的世界

禮拜五是最適合告白的日子,配個小酒, 對窗外的夜晚沉思。
「有些東西,只要自己先表露,就沒有人可以拿它傷害你。」
 
 
arrow
arrow

    比利苳_Bilili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